学校主页 | 学院信箱 | 设为首页 
研究生招生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招生就业 > 研究生招生 > 正文

传媒学院2023年艺术硕士(广播电视)招生简章

时间:2022-09-22来源: 作者:阅读:

一、信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简介

传媒学院现有艺术硕士(广播电视)专业学位授权点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动画等4个本科专业。学院下设播音主持系、戏剧影视系、广播电视系、动画系、实践教学中心、艺术理论教研室、思想政治与就业指导教研室等7个系室。现有教职工5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1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0人,获得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等称号的教师10余人,逐步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学、科研、管理团队。教职工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苏州大学、韩国清州大学、法国巴黎第八大学、白俄罗斯国立美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

学院先后聘请了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李胜利、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何志武、西北大学教授张阿利、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悦、河南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常志霞、河南小樱桃动漫集团董事长张国晓等十余名学界与业界知名人士担任学院兼职教授、名誉教授。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与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视总台、信阳广播电视总台等单位合作,共建实践创新平台。学院始终以作品产出为人才培养第一抓手,倡导“以作品论英雄”,建立“学业目标作品”制度、“实践活动+项目型教学”制度、“以赛代训”制度,长期坚持“三节一出彩”活动,广泛动员学院师生打造项目团队、发挥专业技能、参与实践赛事、打磨专业作品,不断提升师生专业实践能力。

学院顺应现代传媒技术发展趋势,加大投入,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媒体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开设了40多门实验课程、260余项实验项目,形成了“基础实操+综合设计+研究创新”的三层实践教学模式。中心现有实验用房面积1200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1120余台(套),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中心下设多功能演播厅、虚拟演播室验室、三维动画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数字音频实验室、电视演播实验室、摄影摄像实验室、广播录播实验室、动画基础实验室、集群渲染实验室、定格动画实验室、融媒体生态云实训空间站等20个专业实验室,为艺术硕士(广播电视)专业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动画专业的师生学习、演练和艺术创作实践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为传媒学院培养全媒体、复合型、应用型传媒人才提供平台支撑。学院师生先后在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等国内外电影赛事获奖。2017年3月,学院发起举办了大别山大学生微电影节,目前已成功举办四届,吸引了来自韩国、斯里兰卡、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74所境内外高校师生、专家学者和中国教育电视台、河南日报、东方今报、中新网、信阳日报、信阳电视台等20余家媒体。

学院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项目3项,省部级社科项目10余项,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现代传媒》《光明日报》等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多部,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成果奖等奖项近20项。学院注重学术交流,近年来先后邀请仲呈祥、张会军、陈旭光、秦华生、黄仕忠等著名学者讲学,学院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的层次也越来越高。戏剧与影视学为校级重点学科,在学科考核中获得优秀等级多次,目前正朝着创建省级重点学科和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目标而努力。

学院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生作品先后在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戛纳电影节等国内外电影赛事获奖。学生获省级以上奖励100余项。2017年3月,学院发起举办了大别山大学生微电影节,每年举办一届。吸引了来自韩国、斯里兰卡、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近百所境内外高校师生、专家学者和中国教育电视台、河南日报、东方今报、中新网、信阳日报、信阳电视台等20余家媒体,在区域内形成广泛影响力。

二、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相关具体要求由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因地制宜、合理确定)。

(一)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为 2022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2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s://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初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4.考生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5.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6.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7.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8.现役军人报考地方或军队招生单位,以及地方考生报考军队招生单位,应当事先认真阅读了解解放军及招生单位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当事先与招生单位联系。

9.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0.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1.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通过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招生单位官方网站等方式,主动了解考试安排、防疫要求等事项,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二)网上确认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2.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工作人员,根据核验工作需要,按要求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等,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3.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4.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5.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四、考生报考资格审查

1.我校将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方准予考试。

2.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我校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后,再准予考试。

注: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并将相关认证材料电子版发送到研招办邮箱(yjsc1259@163.com)以备核验。

五、招生考试

1.招生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时间: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2年12月24日至26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12月24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 12 月24日下午  英语二

12月25日上午  业务课一     12 月25日下午  业务课二

3.初试科目:一般为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具体考试科目参见招生考试目录)。各科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4.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5.初试地点:由考生所选报考点统一安排考试地点。

6.复试时间、地点、科目及方式由我校自定,并在复试前通知考生。

7.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

六、体检

体检时间:考生在拟录取后参加体检。

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执行。

七、录取

1.我校根据本单位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2.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可录取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并在报名时选择考生类别为“定向”。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3.经复试被我校拟录取的考生,经考生本人申请,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后可以保留入学资格,工作1至2年,再入学学习。

4.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

5.我校按照教育部有关政策要求,积极推进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及时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平台”备案公开所有招生信息,最终录取名单以平台备案信息为准。

八、诚信要求

我校高度重视考生的诚信档案及表现,凡在考试过程中(含初试、复试)发现考生有不诚信现象或记录,一经查实将取消其复试及录取资格。

、学制、学习形式及学费

1.学制:我院招收的硕士生学制为3年。

2.学习形式:我院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习形式为全日制全脱产在校学习。

3.学费:根据国家规定,2023年录取的研究生全部缴费,学费为每生每学年7000元;住宿费一般为每生每学年900元(四人间),如有变化以当年寝教室管理中心安排的研究生宿舍具体情况收费。

4.奖助办法:具体奖助办法参看我校普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中相关文件的有关规定。

十、学历、学位

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学校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

十一、毕业生就业

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不发放就业协议书。

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我校推荐、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十二、招生专业目录 

传媒学院2023年艺术硕士(广播电视)招生考试科目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351艺术

135105(全日制)广播电视

3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621艺术学概论

④839影视评论

影视理论与实践

①中外电影史

②广播电视艺术概论

传媒学院2023年艺术硕士(广播电视)招生考试参考书目

初试参考书目

复试参考书目

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目

1.彭吉象 主编《艺术学概论(第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2.陈旭光、戴清 主编《影视鉴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该书仅供参考)

张箐、关玲 主编《影视视听语言(第2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

1.钟大丰、舒晓鸣 主编《中国电影史》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07年

2.郑亚玲、胡滨 主编《外国电影史》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1995年

3.张凤铸、施旭升 主编《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

十三、特别提醒

1.请考生在报名前认真阅读《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了解报考流程,知晓自身责任。

2.本简章如与教育部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有不符之处,以教育部政策为准。

3.我校初试不破格。

4.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均在研招网和研究生处网站上公布,未委托任何考研辅导机构公布。我校未与任何社会考研辅导机构进行合作,不组织、参与任何研究生考研培训活动,不出售任何考研真题和参考资料,请考生注意,谨防上当受骗。

招生单位名称:传媒学院

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电话:0376-639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