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学院创建于2006年8月,时名为传媒系,2008年1月更名为传媒学院。2006年9月招收第一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学生,2017年9月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学院现有戏剧与影视、戏曲与曲艺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动画4个本科专业,其中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在校研究生、本科生900余人。十几年来,传媒学院深深扎根于大别山这片红色沃土,始终秉承“厚德崇实、善学敏行”的校训,遵循“崇德尚艺、务实笃行”的原则,逐渐发展成为专业特色鲜明、师资结构合理、教学设施完善和专业内涵丰厚的艺术学院。
学院下设播音主持系、戏剧影视系、广播电视系、动画系、实践教学中心、艺术理论教研室、思想政治与就业指导教研室等7个系室。现有教师5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1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2人,获得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等称号的教师10余人,逐步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学、科研、管理团队。学院先后聘请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大新,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张国涛,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演员李树建等为兼职教授。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依托大别山红色资源富矿,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先后打造《大别山上杜鹃红》《大别山上桂花香》《大别山上苍松翠》《大别山上红旗飘》党史题材话剧“四部曲”。通过组织“三节一出彩”(大别山大学生微电影节、戏剧节、动漫节、“出彩”汇报演出)校园文化活动,采取“讲”(讲述核心价值观故事)、“拍”(拍摄精品视频短片)、“画”(动漫绘画创作)、“演”(戏剧作品展演)等多种形式,着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学院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河南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牌奖”“河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河南省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优秀工作案例”“河南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精品项目”等多项荣誉。教工第四党支部书记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学生工作队伍荣获“河南省优秀辅导员”“河南省大美学工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学院狠抓专业建设,出台多项专业发展支持政策,鼓励教师们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近年来获得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和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0余项,《艺术概论》《视听语言》《综合实践Ⅱ》三门课程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视听语言》获批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国戏剧史》获批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获批河南省第二批通识教育示范课程。先后获批“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原戏剧影视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数字媒体艺术实验教学中心”“河南省全媒体科普创作基地”等国家级、省级平台,以及“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等。
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与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视总台、信阳广播电视总台等单位合作,共建实践创新平台。学院始终以作品产出为人才培养第一抓手,倡导“以作品论英雄”,建立“学业目标作品”制度、“实践活动+项目型教学”制度、“以赛代训”制度,长期坚持“三节一出彩”活动,广泛动员学院师生打造项目团队、发挥专业技能、参与实践赛事、打磨专业作品,不断提升师生专业实践能力。
学院顺应现代传媒技术发展趋势,加大投入,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媒体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开设了40多门实验课程、260余项实验项目,形成了“基础实操+综合设计+研究创新”的三层实践教学模式。中心现有实验用房面积1200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2200余台(套),设备总值2100余万元。中心下设多功能电视演播厅、虚拟演播室验室、数字音频实验室、电视演播实验室、摄影摄像实验室、广播录播实验室、集群渲染实验室、定格动画实验室等12个专业实验室,为艺术硕士(戏剧与影视)专业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动画专业的师生学习、演练和艺术创作实践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为传媒学院培养全媒体、复合型、应用型传媒人才提供平台支撑。
学院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项目3项,省部级社科项目20余项,在《戏剧艺术》《文化遗产》《编辑学报》《中国电视》《出版科学》等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实现突破,出版专著多部,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成果奖等奖项近20项,孟祥笑博士入选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榜单。学院注重学术交流,近年来先后邀请仲呈祥、张会军、陈旭光、秦华生、黄仕忠等著名学者讲学,学院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的层次也越来越高。戏剧与影视学为校级重点学科,在学科考核中获得优秀等级多次,目前正朝着创建省级重点学科和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目标而努力。
学院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生作品先后在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戛纳电影节等国内外电影赛事获奖。学生获省级以上奖励200余项。2017年3月,学院发起举办了大别山大学生微电影节,每年举办一届。吸引了来自韩国、斯里兰卡、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近百所境内外高校师生、专家学者和中国教育电视台、河南日报、东方今报、中新网、信阳日报、信阳电视台等20余家媒体,在区域内形成广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