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学院信箱 | 设为首页 
研究生招生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招生就业 > 研究生招生 > 正文

信阳师范大学传媒学院2026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时间:2025-10-02来源: 作者:阅读:

一、学院简介

信阳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自2006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厚德崇实、善学敏行”的校训精神,依托大别山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致力于培养兼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传媒艺术人才。学院于201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已构建起涵盖戏剧与影视、戏曲与曲艺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动画四个本科专业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其中,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获批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共700余人,形成了本硕衔接、协同发展的育人格局。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 54 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4人,高级职称教师13人,10余人获省级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教师多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如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其中12人拥有法国、英国、白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等海外留学背景。此外,学院还聘请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张国涛,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大新,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演员李树建等知名学者和业界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定期来校开展学术讲座、专业指导和艺术创作,助力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

学院科研实力突出,近年来承担了多项高层次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教师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现代传播》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多部,研究成果荣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等多个重要奖项。学院还拥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原戏剧影视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省级平台,获评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等荣誉,产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院依托大别山红色资源,精心打造了“三节一出彩”实践教学品牌,包括已成功举办七届的大别山大学生微电影节、景明戏剧节、金画眉动漫节和出彩汇报演出,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等多项荣誉。

学院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生创作的作品在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戛纳电影节等国内外重要赛事中屡获佳绩。学院创作的《大别山上红旗飘》《甜蜜的敌人》等红色主题话剧荣获河南黄河戏剧奖、信阳市"五个一工程"奖,展现了师生出色的艺术创作能力。

学院建有省级"数字媒体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实验用房面积达1200平方米,拥有各类实验仪器设备1120余台(套),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中心下设多功能演播厅、虚拟演播室、三维动画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广播录播实验室等20个专业实验室,为专业实践教学及艺术创作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环境。

二、报考条件

考生必须符合教育部2026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相关文件规定和要求、《信阳师范大学2026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相关规定和要求。

三、学制、学习形式、学费及奖助办法

1.学制:2026年我院招收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均为3年。

2.学习形式:我院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形式为全日制全脱产在校学习,我校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

3.学费:根据国家规定,2026年录取的研究生全部缴费,学费为每生每学年8000元;住宿费一般为每生每学年900元(四人间),如有变化以当年寝教室管理中心安排的研究生宿舍具体情况收费。

4.奖助办法:具体奖助办法参看我校普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中相关文件的有关规定。(个人档案不调入我校的研究生不享受研究生奖助项目;研究生新生录取后按要求转递档案,并在入学时转递完毕,学习中途直至毕业不再接受任何档案转递。)

四、学院招生专业、拟招生人数、参考书目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拟招生人数

初试科目

复试和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35400 戏剧与影视 (专业学位)

01 影视编导艺术

18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36 艺术基础(自)

④839 影视创作与评论(自)


复试:影视创作

同等学力加试:

①中外电影史

②广播电视艺术概论


135500 戏曲与曲艺 (专业学位)


1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36 艺术基础(自)

④844 戏曲与曲艺基础(自)


复试:戏曲与曲艺创作与表

同等学力加试:

①戏曲概论

②曲艺概论


特别提醒:拟招生人数仅作参考,最终招生人数以当年国家下达实际招生计划为准,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我校不出售参考书目,请考生自行购买)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初试

336艺术基础

彭吉象主编,《艺术学概论(第6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

839影视创作与评论

1.陈旭光、戴清著,《影视鉴赏(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
2.谢建华著,《实用影视写作》,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年

844戏曲与曲艺基础

1.郑传寅主编,《中国戏曲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2.蔡源莉、吴文科著,《中国曲艺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复试

影视创作

1.谢建华著,《实用影视写作》,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年

2.张箐、关玲主编《影视视听语言(第2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

戏曲与曲艺创作与表演

加试

中外电影史

广播电视艺术概论


1.钟大丰、舒晓鸣主编《中国电影史》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07年

2.郑亚玲、胡滨主编《外国电影史》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1995年

3.张凤铸、施旭升主编《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

戏曲概论

曲艺概论


1.郑传寅主编,《中国戏曲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2.蔡源莉,吴文科著,《中国曲艺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五、加试等特殊要求

对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本专业不加试。

符合复试基本要求的同等学力考生(本科结业、大专毕业2年及以上考生),复试时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内容为2026年招生考试目录中公布的“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内容。

加试方式为笔试,试卷满分为100分。同等学力加试属于资格考试,不计入总成绩。

六、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河南省信阳市南湖路237号

邮政编码:464000

联系部门:传媒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309室

联系人:高老师

电话:(0376)6391539

七、特别提醒

1.请考生在报名前认真阅读《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了解报考流程,知晓自身责任。

2.本简章如与教育部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有不符之处,以教育部政策为准。

3.我校不开展破格复试工作。

4.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国(境)内高校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者,录取资格无效。

5.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均在研招网和研究生处网站上公布,未委托任何考研辅导机构公布。我校未与任何社会考研辅导机构进行合作,不组织、参与任何研究生考研培训活动,不出售任何考研真题和参考资料,请考生注意,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