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学院信箱 | 设为首页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用普通话讲好身边的红色故事 ——我院学生开展“小小红星”讲解员培训活动

时间:2025-07-27来源: 作者:尹怡凡阅读:

7月26日,由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信阳师范大学)与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合作开展的“小小红星”志愿讲解员培训活动顺利举行。培训班将普通话规范训练与红色文化讲解实践深度融合,助力少年儿童实现从红色文化“参观者”到“讲解者”“传播者”的精彩蜕变。

培训期间,基地精心组建了一支由播音专业学生汪琦、尹怡凡、赵家宜等八名同学组成的志愿教学团队,重点聚焦大别山红色文化、普通话发音技巧、普通话口语表达训练等模块内容进行讲解授课。在“大别御侮 抗日砥柱”展区,志愿者带领小学员们驻足于那些珍贵的历史图片与革命文物前,一起声情并茂地讲述着每一件展品背后的英勇事迹,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日历史,共同感受先辈们不屈的斗争意志。在“列宁号飞机”模型前,志愿者通过亲身示范,从发音吐字入手,通过声调校正、重音标记等训练,帮助小学员们掌握表达技巧,用清晰标准的普通话准确精彩地还原列宁号飞机的传奇故事。在讲解“鏖战独树镇”的故事时,志愿者不仅强调了手势、站姿等注意事项,更着力于情感表达的深层塑造——借助精准的停顿、气息与语调训练,引导小学员用饱含深情的声音再现红军长征途中的激烈战斗场面。

“小小红星”讲解员培训活动是基地探索“普通话+”赋能红色文化传播模式的又一次生动实践。经过严谨系统的培训,小学员们的普通话表达能力显著提升,在最终的结业展示中表现出色,发音标准、情感充沛,能够准确、有力地传递革命历史的精神内核。未来,基地将继续以普通话为桥梁,常态化开展语言素养提升与红色文化讲解实践活动。(审核:李诗雨 陈长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