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学院信箱 | 设为首页 
本科生教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正文

传媒学院举办“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影视教育与影视创作”学术论坛

时间:2018-04-27来源:本站编辑 作者:刘婷 白旭丽阅读:

4月26日上午,由传媒学院主办的“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影视教育与影视创作”学术论坛在社科楼演播厅举办。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何志武教授,西北大学文学院张阿利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本科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周建新,杭州当虹科技副总裁江文祥,河南盈冲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杨霁虹,河南电视台发展研究部研究员陈宏坤,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学博士马明凯,南京大学电影学博士张楷,以及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湖北、福建、广西等省市74所高校的领导和师生代表参加了论坛。论坛由院长焦素娥教授主持。

焦素娥致开幕词,她指出在新媒体语境下,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将对中国影视教育与影视创作产生重大影响。

何志武紧紧围绕民意表达和网络民意两个方面,巧妙利用数据统计和相关案例,表明基于新媒体的民意表达给传统民意注入了新的血液,并提出建立和完善保障网络民意充分表达、搜集和研判的制度,让意见在充分交流中回归理性。张阿利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背景,讲述了中国西部电影在时代与思想浪潮的推动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认为,西部电影备受世界关注的原因在于对“人与生态”“一带一路”的突破,并指出艺术工作者应结合历史,使民族美学自觉表达。周建新以对当前我国青春电影创作的观察与思考展开发言。他从类型、受众、文化、人才四大视角,阐明我国电影行业面临“全球化”“媒介融合”“国家需求”的复杂情境,这将对电影专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他强调青春电影与青春文化是各个时代不容忽视的现象,并鼓励大学生对青春、对电影进行积极思考与探索。

陈宏坤指出微电影的规律性和表意性对人类有很大触动,促使我们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从而激发更大的灵感。江文祥根据新媒体风潮下传媒教育和人力市场的供需现状,得出当代大学生应全面发展,追求时代步伐,掌握多项融合技能,以达到道术兼修。杨霁虹向我们展示了融媒体时代基于信息化的创新与创业,信息化的技术为我们的创业提供了新的平台。马明凯对近十年来青年导演的电影票房进行分析,细读电影创作的繁荣与短板。围绕艺术追求、类型探索、时代书写三个方面阐述青年导演的成长路程与文化反思,他认为中国电影代际更替是否更健康令人深思。张楷带领大家重新审视民国首都南京的电影消费,提出电影消费应从观众与电影、宰制力量与观众、观众与意义、快感等三组关系中予以考察,并提议我们关注社会共识性问题。

本次论坛围绕网络民意表达、西部电影、传媒人才培养、电影消费等命题进行交流,促进了学界、业界的互通有无,为新媒体时代传媒人才的培养优化了新路径。